改良了下传说中最快的终端
Categories: Creation
长话短说
好久没有折腾电脑的命令行终端工具了,之前用了好多年的 iTerm2,也尝试过 Hyper、Warp、Wez’s、Kitty 等,要么冷启动慢,要么不太顺手。
两年多前发现了 Alacritty,一个基于 Rust 使用 GPU 加速的跨平台终端仿真器,只有 5M 左右,传说中是最快的终端。关于性能,官网文档有 详细说明,实测确实非常快。默认界面比较简陋,但高度可定制。用了两年多下来,体验非常好,这里分享一下我的配置和使用心得。
更新说明:本文最初写于 2023 年 2 月,现已更新至 2025 年最新配置(v0.15.1 版本),配置格式也从 YAML 改为了 TOML,Shell 从 Fish 改回了 Oh My Zsh + Starship。
一、下载安装
可以去 Alacritty Github 下载最新版本,Mac 用户推荐直接下载 最新的 DMG 包(当前最新版为 v0.15.1)。也可以通过 Homebrew 安装:
brew install --cask alacritty
下载好后,你会看到下图左侧的默认效果,我们将改造成右侧的优化效果。

二、替换默认的应用图标
应用图标实在太丑了,首先我们可以下载我这边的一个 logo.icns,在应用文件夹中找到 Alacritty.app 选中后快捷键 command + i 打开显示简介,然后将下载的 icns 文件拖动到左上角图标上,即可完成替换,最后重新下图标就自动更新了。
三、让展示变得漂亮些
个人比较习惯沉浸式透明窗口,字体使用 JetBrains Mono,本地没有的话可以直接下载安装。颜色方案选择了偏紫色的配色,光标使用闪烁的竖线样式,整体更加现代。
重要更新:从 v0.13.0 开始,Alacritty 的配置格式从 YAML 改为了 TOML,配置文件路径仍然是 ~/.config/alacritty/alacritty.toml。
我的配置文件可以直接下载使用:
# 下载配置文件到本地
curl -fLo ~/.config/alacritty/alacritty.toml --create-dirs \
https://tw93.fun/files/alacritty/alacritty.toml
执行完重新打开,效果差不多会变成上面图片中的右图效果。配置中包含了样式设置和常用快捷键(对,快捷键都需要自己配置),主要包括:
command + r:清屏,清理历史命令行显示
command + k:清屏(另一种方式)
command + w:隐藏窗口(默认是直接 quit)
command + n:新开实例
command + t:新开窗口
command + shift + w:关闭当前窗口
command + delete:删除一行
command + f:搜索关键字
command + ←:跳到行首
command + →:跳到行尾
option + ←:向左跳一个单词
option + →:向右跳一个单词
option + delete:删除前一个单词
配置完成后,UI 颜色和字体展示大概是这样,基本上比较舒服的高亮。

四、配置 Oh My Zsh + Starship
Shell 方面,我用过一段时间 Fish,虽然开箱即用,但兼容性不太好(不是 POSIX 兼容),很多脚本需要改写。最后还是回到了 Zsh + Oh My Zsh 的组合,搭配 Starship 作为 prompt,既有好的性能,又有足够的兼容性。
安装 Oh My Zsh
如果还没安装,可以执行:
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ohmyzsh/ohmyzsh/master/tools/install.sh)"
安装推荐插件
我只用了几个必要的插件,保持加载速度:
# zsh-autosuggestions:根据历史命令自动补全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zsh-users/zsh-autosuggestions ${ZSH_CUSTOM:-~/.oh-my-zsh/custom}/plugins/zsh-autosuggestions
# zsh-syntax-highlighting:语法高亮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zsh-users/zsh-syntax-highlighting.git ${ZSH_CUSTOM:-~/.oh-my-zsh/custom}/plugins/zsh-syntax-highlighting
在 ~/.zshrc 中启用插件:
plugins=(git z zsh-autosuggestions zsh-syntax-highlighting)
安装 Starship Prompt
Starship 是一个快速、可定制的 prompt,用 Rust 写的,性能很好:
# 安装 starship
brew install starship
# 在 ~/.zshrc 最后添加
eval "$(starship init zsh)"
我的完整配置
我的 zshrc 配置可以直接下载:
curl -fLo ~/.zshrc \
https://tw93.fun/files/alacritty/zshrc
配置中包含了性能优化、常用别名、实用函数等,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。重点优化了加载速度,启动基本秒开。

五、常见问题
-
如何设置全局快捷键打开? 推荐使用 Thor 或 Raycast,设置快捷键为
option+空格或你喜欢的组合,这样即使未打开也可以快速唤起。 -
如何设置 VS Code 默认终端? 打开设置,搜索
terminal.integrated.defaultProfile.osx,选择 zsh 即可。 -
配置文件格式变化? v0.13.0 之后从 YAML 改为 TOML,老配置需要手动迁移。可以参考 官方迁移指南。
-
需要多 Tab 功能怎么办? 有几个方案:
六、关于多 Tab(可选)
Alacritty 本身不支持 Tab,但可以通过 Tmux 实现。我之前折腾过,但后来发现直接用 Command + N 开多个实例更简单,配合 macOS 的窗口管理就够用了。
如果你确实需要 Tab 功能,可以安装 Tmux:
# 安装 tmux
brew install tmux
# 基础使用(不需要复杂配置)
tmux # 启动
# Ctrl+B 然后按 c:新建窗口
# Ctrl+B 然后按 数字:切换窗口
# Ctrl+B 然后按 d:detach(后台运行)
对于大多数日常使用,我不太推荐过度配置 Tmux。简单场景直接多开几个 Alacritty 窗口就好,复杂场景再用 Tmux 的默认配置也够用。
七、总结
用了两年多 Alacritty,总体非常满意:
优点:
- 启动速度极快,几乎秒开
- GPU 加速,渲染流畅
- 内存占用低,只有 5M 左右
- 配置简单清晰(TOML 格式)
- 跨平台,Windows/Linux/macOS 体验一致
不足:
- 默认界面简陋,需要自己配置
- 不支持原生 Tab(但可以用其他方案)
- 快捷键需要全部自己配置
对于追求性能和简洁的开发者来说,Alacritty 是很好的选择。配合 Oh My Zsh + Starship,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所有需求。
最后更新:2025-10-15 配置文件:alacritty.toml · zshrc